您的位置:首页>商讯>

权凌云:墨韵花香里的艺途之旅

 

在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长河中,权凌云是一位以笔墨为舟、以传统为锚,在创新之海破浪前行的艺术家。1980年生于河南宁陵的他,身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陵县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鉴藏报》副主编等多重身份,也是荣宝斋画院马海方工作室核心画家,还与艺术公社、北京博古典藏达成艺术签约。他的书法与绘画,宛如并蒂之花——书法以草书立骨,见风骨;绘画以花鸟传神,显温情,二者相互滋养、彼此成就,共同构筑起兼具传统厚度与时代气息的艺术世界。透过他笔下笔力遒劲的草书作品,以及“色足墨饱、艳而不俗”的花鸟画卷,我们既能追溯其从懵懂少年到知名艺术家的成长轨迹,更能触摸到一位当代书画家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创新,感受那份在墨香与花香中沉淀数十年的艺术追求。

、家风浸润的笔墨启蒙

权凌云的艺术之路,始于家庭文化的滋养。他自幼受父亲熏陶,家中案头常年铺展的宣纸、研磨的墨锭,以及长辈挥毫时墨色的浓淡变化、线条的婉转灵动,如春雨般浸润着年幼的他。那时的他,常搬着小凳子静立一旁,眼神里满是对笔墨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这份纯粹的热爱,成为他艺术生涯最初的火种。

权凌云花鸟画代表作品

稍长,权凌云便主动拿起毛笔,开启了最初的临摹之路。起初的笔触稚嫩生涩,横画歪斜、竖画不稳,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但他有着远超同龄人的韧劲——每日清晨,当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案头,他便铺开字帖,从最简单的“永字八法”练起,一撇一捺都力求工整。从《兰亭序》的飘逸洒脱,到《颜勤礼碑》的雄浑厚重,再到《十七帖》的灵动婉转,古代书法名家的碑帖成为他最早的“老师”。日复一日的练习,不仅锻炼了他的腕力与笔感,更让他在墨色浓淡与线条起伏间,初步领悟到书法艺术“力透纸背”的精神内核,也为日后专攻草书埋下伏笔。

与此同时,绘画的种子也在他心中悄然萌发。窗外的花鸟虫鱼,田间的瓜果草木,都是他最初的描绘对象。他用铅笔勾勒花瓣的轮廓,用毛笔蘸取淡墨晕染叶片的纹理,虽笔触笨拙、造型稚拙,却满是对自然生命的真诚观察——画枝头的麻雀,会特意留意它歪头啄食的神态;画墙角的牵牛花,会仔细描摹花瓣卷曲的弧度。这份对“形”与“神”的早期感知,为他日后在花鸟画领域的深耕,埋下了一颗充满生机的种子。

、名师引路的传统筑基

如果说家风是艺术的启蒙,那么系统求学与名师指点,则为权凌云的艺术之路筑牢了根基。为追求更专业的书画技艺,他考入专业艺术院校,得以在浩瀚的传统艺术海洋中尽情遨游;而师从书法家李逸野、刘兆英,以及画家马海方的经历,更让他在艺术探索中少走了许多弯路,精准触摸到传统艺术的核心精髓。

权凌云花鸟画代表作品

在书法学习上,权凌云并非局限于单一书体,而是遍临诸家、博采众长。他从先秦篆书的古朴庄重中,领悟线条的“骨力”;从汉隶的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里,感受笔法的“韵味”;从唐宋楷书的规整严谨中,掌握结构的“法度”。最终,他将重心放在草书之上——在李逸野、刘兆英两位名师的指导下,他深入研究张旭、怀素、黄庭坚等草书大家的作品,不仅临摹其笔法、章法,更钻研其“狂而不乱、放而有度”的创作心境。老师常告诫他:“草书看似自由,实则是‘戴着镣铐跳舞’,没有对‘法’的敬畏,便成了无章可循的‘乱书’。”这番话让权凌云豁然开朗,他开始在临摹中注重“悟”——思考张旭草书的“狂”源于何种情感,怀素的“瘦硬”蕴含怎样的风骨,进而理解书法中“法”与“意”的辩证关系,明白书法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书者内心世界与文化修养的外化。

在绘画领域,2011年师从马海方,成为权凌云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马海方在人物画与花鸟画领域的深厚造诣,为他打开了新的艺术视野。起初学习人物画时,马海方要求他“先练眼,再练手”——不仅要精准掌握人体结构,更要通过观察生活,捕捉人物的神态与情感。这份对“形神兼备”的要求,被权凌云巧妙融入后来的花鸟画创作中。在花鸟画学习中,他系统研究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从徐熙“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写意洒脱,到黄筌“勾勒填彩、富丽工巧”的精工细作;从文人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精神追求,到院体画“细致入微、形神毕肖”的技法规范,都成为他学习的范本。马海方还常带他到公园、郊外写生,教他“看荷花不能只看花瓣,要观察荷叶在风中的翻转,看露珠在叶上的滚动;画鸟儿不能只画羽毛,要留意它站立、飞翔时的姿态,甚至鸣叫时的神情”。这些教诲让权凌云深知,花鸟画的精髓不在于“画像”,而在于“传神”——要将自然生命的生机与意趣,通过笔墨传递出来。

院校的系统学习与名师的悉心指导,让权凌云在书法与绘画领域都构建起坚实的传统根基,也让他逐渐形成了对艺术的清晰认知:传统不是束缚,而是滋养创新的土壤。

、以草为魂的笔墨风骨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且早在2006年便凭借草书作品斩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全国书法展奖项的艺术家,权凌云的书法以草书为魂,兼涉篆、隶、楷等多种书体,最终形成“笔意纵横、韵致悠然”的独特风格,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

权凌云草书代表作品

观其草书作品,最直观的感受是“畅而不滑、劲而不僵”。他的笔势如行云流水,毫无滞涩之感——写长笔画时,线条如长江大河般奔腾舒展,却在转折处暗藏顿挫,避免了一味流畅的“油滑”;写短笔画时,如金石坠地般劲挺有力,却又在收笔处留有余韵,不显生硬。这种笔法的精妙,源于他对“提按”“顿挫”的娴熟掌控:如写“竖弯钩”时,起笔时轻按入纸,行笔中逐渐提笔,至弯钩处稍顿,再顺势出锋,线条粗细变化自然,既有“锥画沙”的劲挺,又有“棉裹铁”的柔韧,充满节奏感与韵律美。在结体上,权凌云不拘泥于传统字帖的固定形态,而是根据文字内容与创作情感,对字形进行巧妙的变形与组合——书写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时,字形疏朗开阔,笔画舒展,传递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书写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时,字形则略显紧凑,线条收敛,暗含愁绪。这种“因意赋形”的处理,让他的草书既有传统的法度,又充满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营造出独特的视觉张力。

墨色的运用,是权凌云草书的另一大亮点。他深谙书法“墨分五色”的精髓,将浓、淡、干、湿、焦的墨色变化运用得炉火纯青。在一幅草书作品中,他既能用浓墨书写核心字句,使其醒目突出,如暗夜中的星辰;又能用淡墨书写过渡部分,营造空灵缥缈的意境,如薄雾中的远山;还能以枯墨表现笔画的“飞白”,增添苍劲古朴之感,如老树的虬枝。墨色的交织让黑白的书法世界焕发出绚丽的层次与韵味,打破了“书法只有黑白”的刻板认知。

更难得的是,权凌云的草书不仅有“形”的美感,更有“意”的深度。他的作品多书写古典诗词、名言警句,如苏轼的《赤壁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在笔墨挥洒间,他将文字的意境与书法的韵味融为一体。读他书写的《赤壁赋》,从“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浑笔势中,能感受到长江的奔腾与历史的沧桑;从“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舒缓线条里,能体会到苏轼的豁达与超脱。这种“文墨相融”的创作,让他的书法超越了单纯的技法展示,成为传递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的载体——观者在欣赏笔墨之美的同时,更能与文字的意境、书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仿佛在与一位兼具笔墨功底与文化修养的智者进行心灵对话。

、花鸟寄情“色足墨饱”的生命意趣

在绘画领域,权凌云虽起步于人物画,却在花鸟画领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其作品不仅入选2016年“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更被恩师马海方评价为“色足墨饱、艳而不俗”——这六个字,精准概括了他花鸟画的艺术特质,也体现了他对传统花鸟画的独特理解与创新表达。

权凌云花鸟画代表作品

权凌云的花鸟画,最鲜明的特点是“形神兼备、生机盎然”。在他的笔下,花卉不再是静态的景物,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存在:画牡丹,他不刻意渲染其“富贵”的象征意义,而是着重表现花瓣的层次——从外层花瓣的舒展,到内层花瓣的聚拢,再到花蕊的娇柔,通过水墨的晕染与色彩的叠加,让牡丹既有“国色天香”的气度,又有被微风拂过的灵动;画荷花,他以浓墨勾勒荷叶的轮廓,用淡墨晕染叶片的通透,再以粉红点染荷花,辅以荷叶上的露珠,营造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意境,更让观者仿佛能闻到荷花的清香,感受到夏日池塘的清凉。

禽鸟在他的画中,更是“点睛之笔”,绝非简单的点缀。他笔下的鸟儿,姿态各异、神态鲜活:有的静立枝头,侧目凝视,眼神中满是警觉与好奇;有的振翅欲飞,翅膀的弧度与羽毛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便要冲出画面;有的两两相依,头部相靠,似在低语,传递出温馨的氛围。为了让鸟儿“活”起来,权凌云在创作前会反复观察——他曾在公园观察麻雀许久,记录下它们啄食、跳跃、飞翔的不同姿态;也曾在家中养过画眉,留意它鸣叫时羽毛的颤动、眼神的变化。这份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让他笔下的鸟儿不仅造型精准,更充满灵性,与花卉相互映衬、彼此对话,构成一个个充满意趣的“自然小世界”。

在技法与色彩运用上,权凌云完美诠释了“色足墨饱、艳而不俗”的内涵。“色足”体现在他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他不排斥鲜艳的色彩,画桃花用浓粉,画凌霄花用艳红,画菊花用明黄,但这些色彩并非杂乱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调配与布局:如在一幅《春日图》中,他以粉红画桃花,以嫩绿画枝叶,却在花瓣边缘晕染淡墨,在枝叶缝隙留白,让色彩既有“饱和感”,又不失通透;“墨饱”则体现在他对墨色的重视——他以浓墨勾勒花卉的枝干与叶片的脉络,用淡墨晕染花瓣的层次,用枯墨表现老枝的苍劲,墨色的浓淡干湿与色彩相互映衬,让画面既有色彩的绚烂,又有墨韵的深沉,避免了纯色彩画的“艳俗”与纯水墨画的“单调”。

而“艳而不俗”的关键,在于权凌云对传统笔墨精神的坚守。他深知,色彩的“艳”若没有墨色的“雅”来调和,便容易陷入俗媚之境。因此,他在创作中始终以“笔墨”为核心——无论色彩多么鲜艳,都要通过简练的线条来塑造形象,通过墨色的层次来调节节奏。如他画牡丹时,先用浓墨勾勒花瓣的轮廓与枝干的走向,确定画面的“骨架”,再以色彩填充,让色彩始终“依附”于笔墨,而非凌驾于笔墨之上。这种“以墨立骨,以彩赋情”的创作方式,让他的花鸟画虽色彩艳丽,却始终保持着高雅的格调,既有自然生命的蓬勃生机,又蕴含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核。

、互滋互养的书画艺术境界

在权凌云的艺术世界中,书法与绘画并非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他将书法的笔墨技巧融入绘画,让绘画线条更具韵味;又以绘画的构图与色彩灵感滋养书法,让书法章法更富变化,最终达到“书画交融、互滋互养”的艺术境界。

权凌云花鸟画代表作品

书法对绘画的滋养,主要体现在线条与笔墨的运用上。权凌云曾说:“绘画的线条,若没有书法的功底,便是‘软’的,没有筋骨。”在他的花鸟画中,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画花卉的枝干,他用草书的笔法,线条劲挺有力,转折处富有弹性,如老梅的枝干,虽弯曲却暗含力量;画叶片的脉络,他用楷书的笔法,线条规整却不僵硬,清晰地勾勒出叶片的结构;画鸟儿的羽毛,他用隶书的笔法,线条粗细均匀,既有质感又显柔和。这种“以书入画”的线条,让他的花鸟画摆脱了“匠气”,充满了书法的“风骨”与“韵味”。同时,他在绘画中对墨色的运用,也深受书法影响——如他画荷叶时,借鉴书法“墨分五色”的技巧,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表现荷叶的正反面与空间层次,让荷叶既有立体感,又显空灵,避免了纯绘画技法中墨色单一的问题。

而绘画对书法的启发,则主要体现在章法与意境的营造上。传统书法的章法多讲究“纵向贯通”,而权凌云在创作草书作品时,常常借鉴绘画的“构图思维”——如在一幅书写辛弃疾词的草书作品中,他借鉴花鸟画“疏密有致”的构图原则,将“醉里挑灯看剑”几句写得紧密,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将“梦回吹角连营”几句写得疏朗,传递出开阔的意境;同时在作品右侧留白,如同绘画中的“计白当黑”,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这种“以画入书”的章法,让他的书法作品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排列”,而成为一幅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笔墨画卷”。此外,绘画中的色彩灵感,也让他的书法墨色运用更富创意——如在创作与春天相关的书法作品时,他会特意用较淡的墨色,营造出“春风拂面”的清新意境;而在创作与秋日相关的作品时,则用较浓的墨色,传递出“秋风萧瑟”的厚重感。

书画交融的最高境界,在于“意境的统一”。权凌云常常为自己的花鸟画题字,而题字的内容与书法风格,会根据画面的意境精心选择——如在一幅《荷花图》中,他题写“出淤泥而不染”,用行书书写,线条飘逸洒脱,与荷花的高洁意境相契合;在一幅《梅花图》中,他题写“凌寒独自开”,用楷书书写,线条规整劲挺,与梅花的傲雪风骨相呼应。这种“画为心象,书为心声”的结合,让书画作品共同传递出一种完整的情感与意境,观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通过题字的书法与内容,更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达到“画表意,书传情”的效果。

2016年,权凌云在北京举办“春华秋实——关玉林、权凌云书画精品展”,这是他首次个人书画展,也成为他“书画交融”艺术理念的集中展示。展览中,他的草书作品与花鸟画作品相互映衬——草书的“劲”与花鸟画的“柔”形成对比,又在笔墨精神上高度统一,让观者清晰地感受到书法与绘画在他艺术世界中的交融之美。2018年,他参与“荣宝斋画院马海方人物画工作室师生作品展”,作品在北京798艺术区展出,其书画交融的风格再次获得业界好评,被评价为“既守住了传统的根,又开出了创新的花”。

、艺途深耕:传承创新的时代担当与未来期许

回望权凌云的艺途,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笃定,每一份成就都浸润着他对书画艺术的赤诚与坚守。2006年,他以草书斩获兰亭奖,用笔墨证明了自己在书法领域的深厚功底;2016年,《春到梨园》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标志着他在绘画领域成功破局;从首次个人书画展的惊艳亮相,到荣宝斋画院师生展的集体绽放,他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持续突破,更以多重身份扛起了传承与推广传统书画的责任——作为《中国美术鉴藏报》副主编,他用笔尖解读传统书画的技法与文化密码,将专业艺术知识转化为大众可感的语言,让更多人读懂墨色里的千年文脉;作为宁陵县政协常委,他推动“书画进校园”,让笔墨香飘进课堂,为传统文化培育新生代爱好者;作为艺术公社与博古典藏的签约艺术家,他积极参与公共艺术教育和慈善公益活动,让艺术走出象牙塔,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权凌云花鸟画代表作品

然而,权凌云深知,所有的身份与荣誉,其根基始终在于“艺术家”这三个字。他的担当,首先体现在对自身艺术的不断砥砺与超越上。在取得一系列成就后,他并未止步于既有风格,而是进入了更为深沉内化的“深耕期”。他更加系统地回溯中国艺术史的源流,从秦汉的朴拙雄强中汲取力量,从宋元的意境幽远中感悟心性,试图在个人笔墨中融汇更悠远的时空记忆。他的草书,在狂放之外,增添了几分金石韵味与抽象构成感,仿佛在与古贤对话中探寻现代表达的出口;他的花鸟画,在“色足墨饱”的生机之外,更追求一种“画外之意”,于繁花翠羽间寄托对自然生命的哲思,画面愈发显得醇厚而含蓄,绚烂而沉静。

这份对传统的深研,非但不是守旧,恰恰是为了更有底气的创新。权凌云的艺术理念愈发清晰:真正的当代性,并非对西方形式的简单挪移,而是扎根于传统土壤生发出的、具有中国精神内核的现代形态。他正尝试将草书的时空节奏更彻底地融入绘画构成,将花鸟画的斑斓色彩以更主观、更纯粹的方式点染于宣纸之上,构建一个既承接古意、又直面当代审美的“心象”世界。

他的艺术长旅,早已超越了个人技艺的锤炼,升华为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使命。他以其自身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应有的姿态:以笔墨为舟,以传统为锚,在创新之海上坚定航行。他不仅是在创作书画,更是在守护和活化一种文化基因,一种东方独有的观看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

对于未来,权凌云怀抱谦逊与憧憬。他期许自己的艺术能如陈年老酒,随时间流逝而愈发醇香;他更期盼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书画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全球化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触动更多人的心灵。他的艺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前方,仍是墨韵袅袅、花香弥漫的广阔天地,等待着他以笔为杖,继续漫步、深潜、远行,为这个时代,留下既属于中国、也对话世界的艺术印记。(何东)

关键词: 凌云 墨韵 花香 艺途 之旅

  • 【观察】Cyber Resilience网络弹性筑基,主动防御铸盾,戴尔科技重构企业安全防护体系 当前,随着AI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众多企业积极投身其中,在运营中沉淀下海量数据资产。这些资产不仅是驱动业务创新与价值增长的核心动力,更日益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堪称蕴含巨大潜能的战略性“黄金宝藏”。但AI技术亦如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提质增效赋能的同时,也显著加剧了网络安全风险,尤其在核心数据遭遇勒索软件攻击的情况下,企业所付出的代价将远超直...
  • 权凌云:墨韵花香里的艺途之旅 在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长河中,权凌云是一位以笔墨为舟、以传统为锚,在创新之海破浪前行的艺术家。1980年生于河南宁陵的他,身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陵县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鉴藏报》副主编等多重身份,也是荣宝斋画院马海方工作室核心画家,还与艺术公社、北京博古典藏达成艺术签约。他的书法与绘画,宛如并蒂之花——书法以草书立骨,见风骨;绘画以花鸟传神,显温情,二者相互滋养、彼此成就,共同构筑起兼具传...
  • 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圆满闭幕 10月19日,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海装展”)在福建福州圆满闭幕。本届海装展以“绿动领航、智驭深蓝”为主题,规模10万平方米,设置12个专业展区和4个专业化子展品牌,吸引了812家企业携超7000项行业相关产品亮相,举办超30场专业权威的论坛会议及系列科普体验活动。前沿创新产品与尖端技术密集亮相,平台集聚效应充分彰显。一是重大科学研究新突破集中呈现。首次设立主宾高校和...
  • 清朴堂发布《礼品力模型白皮书》,首次定义礼品行业“价值标尺” 2025年10月18日,江苏清朴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朴堂”)正式发布《礼品力模型白皮书》,首次系统性地提出“礼品力”评估模型,旨在构建一套兼具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的统一标准,驱动礼品行业价值升级。三维九项指标,破解行业难题该模型从“产品维度”“文化维度”“传播维度”三大方向出发,细分出礼品感、颜值品质、实用性、文化故事、象征意义、情感共鸣、仪式感、品牌承载、分享驱动九项具体指标。...
  • 以赛促消费,以节聚人气!FISE城市运动嘉年华10.16西岸盛大启幕 2025年10月16日,以“坡有可能”为主题的“FISE城市运动嘉年华·上海站”在徐汇西岸穹顶艺术...
  • 赛事速递:全新“人字坡”迎首秀,FISE上海站次日角逐升级 在成功接棒FISE蒙彼利埃站后,FISE极限运动世界巡回赛上海站(下称“上海站”)次日赛程继续在黄浦江畔火热上演**今日赛事回顾**今日...
  • 挤爆西岸的潮流大事件!人均嗨玩4小时,FISE现场直击极限大咖的超燃瞬间 2025年10月16~19日,2025 FISE极限运动世界巡回赛暨FISE城市运动嘉年华(以下简称“FISE上海站”)在上海徐汇滨江西...
  • “四美新秋糖”绽放金陵,第113届全国糖酒会盛大开幕 作为我国食品酒类行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专业展会之一,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始终是行业谋篇布局、品牌拓展市场、客商洽谈合作的重要平台。2025年10月16日,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秋糖以“四美新秋糖”为关键词,首次打造“秋糖季”,深度融合城市资源,呈现一场集产品交易、趋势发布、产业联动与消费狂欢于一体的行业盛会。盛况空前,助力客商“找产品”本届秋糖...
  • 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在福州举办 10月16日,为期4天的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海装展”)在福建福州举办。本届海装展由中船七一四所全方位支撑完成,紧扣“绿动领航、智驭深蓝”主题,坚持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导向,打造全球海洋装备产业领域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本届博览会规模达10万平方米,设置12个专业展区,首次融入展中展模式,举办2025航运港口物流、2025船艇级设备、2025海上能源与海...
  • 专家护航▪匠心蜂品——北京惠蜂集团:坚守品质信仰,汇聚权威智慧,共筑蜂品品质高地! 在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消费者对蜂产品的需求已从“基础保障”转向了“品质进阶”的新阶段。从原料溯源到生产工艺,从品质标准到健康价值,每一个环节都成为衡量产品实力的关键标尺。作为中国蜂产品行业的领军者,北京惠蜂集团旗下核心品牌“田蜜佳人”始终以“品质至上”为核心战略,将严苛的品质管控始终贯穿产业链每个细节。这份对品质的极致坚守,不仅赢得了市场与消费者的深度信赖,更吸引了众多行业权威专家的...
  • 广大特材:利润暴增214%背后,藏着中国风电零部件的“隐形冠军” 10月10日,张家港广大特材(688186.SH)发布了《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达2.48亿元,同比增长213.92%;营业收入达37亿元,同比增长25.04%。更令人惊讶的是,公司扣非净利润达到2.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58.14%,几乎翻了5倍。广大特材,这家曾经低调的特种合金制造商,正以一种近乎“爆发式”的姿态,走进资本...
  • 广大特材核聚变超导铠甲材料批产交付,BEST线圈盒机加工项目同步落地 10月14日,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平台向公司发问:“贵公司有供货聚变新能(安徽)可控核聚变BEST线圈盒机加工项目吗?”广大特材正式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主要供应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并已实现批量化供应;同时公司中标BEST线圈盒机加工项目,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感谢您的关注,谢谢!”这是广大特材首次在公开渠道确认公司已经实现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的批量化稳定供应,同时成功中标聚...
  • 广大特材确认中标雅鲁藏布江干流电站订单 “请问贵司是否已经中标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项目?是否会公布相关中标文件?”——近日,上证e互动平台的一条投资者提问,让广大特材(688186)再度站上风口。公司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已中标并开始陆续交付JX水电项目部分产品,该电站为雅鲁藏布江干流电站。感谢您的关注,谢谢!”这是广大特材首次公开证实跻身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供应链。尽管公司未披露具体标段与金额,但业内人士估算,仅一...
  • 义乌,正用卷供应链的方式卷文旅! 供应链“卷王”义乌,把文旅卷出了新高度。鲸商(ID:bizwhale)原创作者 | 达而闻今年“超级黄金周”,这届年轻人不走寻常路。假期刚开始“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放假了”就登上热搜。海外悉尼歌剧院被中国“攻占”、一座常驻人口仅2万人的挪威小岛居然堵车了、俄罗斯红场到处都能听见中文、国内甘肃敦煌更是上演“堵骆驼”。火热背后,人挤人的惨烈盛况也让体验大打折扣。消费者已经厌倦了快节奏的打卡,想要...
  • 新货盘“革命”,牵动义乌市场大变局 全球贸易分化,正在逼出一个新义乌:供应链“结构性革命”。鲸商(ID:bizwhale)原创作者 | 达而闻眼下,义乌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向下是碎片化的性价比市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增加,东亚、拉美等地区迎来人口爆发的红利,这些新兴市场碎片化订单增加,想买高性价比的商品尝鲜。向上是消费升级;凭借“世界超市”的基础,客户不再满足中国制造业的低价红利,想要更有设计感的产品。义乌也想完成品牌...
  • 亳都·新象:在3600年商都遗址旁,重塑“文化+消费”商业新范式 9月29日,郑州亳都·新象正式开街,开业当日客流量便突破10万人次,随后几天更是屡攀新高。截至10月8日,总客流量已突破120万人次——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见证了一个商业新地标的崛起。项目占地约46亩,总建筑面积4.2万方,地上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这样一条小体量的商业街,为何会吸引这么多客流量?作为城市商业更新的标杆项目,亳都·新象正以独特的商文旅融合模式...
  • 2025林芝巴松措国际漂流公开赛圆满收官 世界屋脊诞生漂流新传奇 大赛组委会报道组林芝巴松措10月12日电 12日下午,2025林芝巴松措国际漂流公开赛圆满收官。作为世界屋脊首个国际A级积分赛道赛事,本次赛事以“翡翠河流·决胜巅峰”为主题,吸引国内外漂流精英参赛,四大项目前三甲悉数产生,神山圣湖见证了漂流运动的精彩时刻。精英组比赛中,湖北你行行上漂流队获竞速赛冠军,陕西迈捷可海豚队漂流队摘得绕标赛冠军并获竞速赛亚军,西藏大河漂流队分获竞速赛季军和绕标赛亚...
  • 建筑工程专家杨龙师荣膺中国地产华表奖“2024年度建筑工程数字创新先锋人物” 12月28日,2024年中国城市创新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中国地产华表奖盛典在北京盛大举行。建筑工程专家杨龙师凭借在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2024年度建筑工程数字创新先锋人物”奖项。作为中国建筑与房地产领域极具权威性的奖项,中国地产华表奖每年都会表彰在技术创新、行业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关键维度表现突出的行业领军人物。在颁奖典礼上,组委会代表着重指出:“杨龙师先生的创新实践,...
  • 以精准指导强基,以政企协同聚力——惠蜂“甜蜜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及四川省北川县党政主要领导先后莅临北京惠蜂集团北川生产基地考察调研,从国家产业战略指引到地方政策落地支持,形成多级领导赋能合力,为北京惠蜂集团深耕蜂产业、推动区域经济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高层领航:马培华副主席指明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5月20日,第八届“5·20世界蜜蜂日”北川分会场主题宣传活动在北川县圆满举行(活动由中国蜂产品协会指导、北京惠蜂集团承办,...
  • 天然守护双唇:浙大联合研发山茶花润唇膏的护肤革新 在消费者对个人护理产品 “天然、安全” 的需求日益严苛的当下,成分透明化、原料溯源化成为行业新趋势。由浙江大学 — 常山县油茶产业联合研究中心研发的山茶花植物润唇膏,凭借科学配方与天然成分的深度融合,不仅满足了 “健康护肤” 的核心诉求,更将山林间的自然馈赠转化为唇部护理的优质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作为产品核心基底,常山山茶油的添加占比高达 60%,堪称润唇膏的 “营养核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