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商业观察网 > 关注 >

六安金安区 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组合拳”


【资料图】

近年来,六安金安区始终把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提升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早谋划、早部署,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目标,扎实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金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规划和项目中长期计划,指导和协调区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合力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农业农村系统也相应成立了“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申报、实施、运行和管理。强化高标项目的组织领导,同时健全区财政、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水利等部门的会商工作机制,保障高标项目的高效运行。

恪守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贯彻执行国家、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相关方针、政策,认真落实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规范流程,即规范项目库立项、可研申报、扩初设计、投资计划、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统计查询的工作流程;规范确立代理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招投标公示和邀请乡村两级和农民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管等公开透明机制的流程。

坚持规划引领,确保工程质量。按照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和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本着综合性、实用性、可行性的原则,组织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实地、现场勘测,调查研究地方资源禀赋与产业需求,反复征询乡村两级和村民意愿,对项目区农田统一规划和科学设计,做到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方案科学。实施阶段精心组织、强化措施、规范管理、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严把工程质量、形象和施工进度关,切实履行工程监理制。做到确保质量、精美工艺、按期完工。同时加强对项目区耕地质量保护,通过地力培肥等措施提升耕地质量等级,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探索创新机制,发挥综合效益。做到“四个结合”,即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培育经营主体、结合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打造美好文明乡村以及结合耕地占补平衡实现新增耕地。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多元合作与交流,发挥项目综合效益。

加强建后管护,持续项目功能。制定《金安区农业项目建设工程建后管护办法》,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项目竣工验收后,对完工项目的建筑物、工程设备及公示标识设施等资产及时办理确认,并移交给项目镇村,同时安排落实管护资金。项目乡镇制定相应的管护要求,落实管护主体,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责任,建立专职管护队伍,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规范、落实到位,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支撑,也是乡村振兴最基础的工程。2022年以来,金安区对8个乡镇20个行政村总投资16671.97万元,历时120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7万亩(高效节水0.5万亩),其中土地平整6.33万亩,土壤改良6.97万亩,修建塘坝272座、泵站21座,衬砌明渠(沟)214.369公里、渠系建筑物4827个,修筑田间道路316.405公里。(马瑞)

关键词:

热门资讯